您所在的位置:起名首页 > 宝宝起名 > 按照排行和字辈起名的方法

按照排行和字辈起名的方法

    以排行取名,是根据年龄的长幼依次排序取名,且取名时用同一字或同一偏旁的字表示行辈。以排行取名主要有两种方法。
    第一,用能代称排行或数字的字排行取名。
    这种排行取名的方法一般用于兄弟之间的取名,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。
    用伯、仲、叔、季字排行取名。古代表示兄弟排行的字自大到小其秩序是:伯(孟)、仲、叔、季,即老大、老二、老三、老四。
    如孔子父亲叔梁纥,有九女一子,但尚觉不满意,相传他和妻子又到曲阜东边的东尼山求天神而得孔子,因男孩中孔子排行第二,便给他取名仲尼。
    再如周代第一个国王周文王姬昌之父季历,他有两个哥哥,即泰伯和仲雍,他们因成全三弟季历继承王位,结伴南逃荆蛮,后分别成为吴人和楚人的鼻祖。
    又如当代著名语言学大师吕叔湘,他曾写过一段文字,对自己的名字成因作过介绍。吕氏原名钟湘(家谱属“钟”字辈),上学后,他舍去“钟”字,单用“湘”名,日“吕湘”,工作之后,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,故在“吕湘”之间加进一个“叔”字,便成为现在的名字。
    用数字排行取名。以伯(孟)、仲、叔、季排行取名颇受兄弟人数所限,如果兄弟超过4人,就不好排行了。由于唐代社会安定,人口增长较快,所以自唐代以后就逐渐开始盛行用数目字来取名了。
    也有帝王将相用数字排行相称,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二郎,杨贵妃常常呢称唐玄宗李隆基为三郎。皇帝对大臣也以此法相称,如唐高祖李渊呼裴寂为裴三,唐德宗李适呼陆贽为陆九等。吴越时有个宰相,人称“沈念二桕公”;南宋大将刘光世称刘三;韩世忠称韩五等。
    下层百姓用数字排行相称的人名就更多了。如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中,有不少人就是光有排行而没有其他名字,如邓四六,徐六三(类似于数目字取名)等,只不过是芸芸众生,人微名卑,不见于经传史册而已。
    我国壮族的家庭里也有用数字排行的风俗。儿子叫“特”,几个儿子的排行就在“特”之后加小名或序数,如大儿子叫“特大”,二儿子叫“特二”,三儿子叫“特三”,依此类推。姑娘叫“达”,按姐妹次序分别称“达大”、“达二”、“达三”等。
    不论是上层名流、文人墨客还是贫苦百姓,这些以数字排行相称的名字在浩繁的诗词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。如李白的《鲁郡东门送杜二甫》,杜二甫即杜甫,“二”为排行;王维的《赠祖三咏》,祖三咏’即祖咏,“三”为排行;白居易的《问刘十九》的刘十九即刘轲,是白氏在江州的故友,“十九’’为排行。
    用“冠”、“亚”字排行取名。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排行取名形式,如冠奇、亚军、亚男等,具体人名如陈冠辉、邓亚萍、李亚鹏、熊亚飞等。
    另外,“次”“大”“中”也可用于排行取名。如日本人取名常常称长子为“太郎”,次子为“二郎”、“次郎”、“次男”等;称长女为“大子”,次女为“中子”,三女为“三子”。这也是以排行取名。
    第二,用固定的词语、词组排行取名。
    这样的词语、词组或是一事物的名称,或是诗词文章中的一句话,或是一句常用语,或是一些习惯用词等。以下分别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。
    孙中山先生在告诫蒋介石、戴季陶、金诵盘时说:“为了革命大业,应齐心协力,搞好团结。”戴季陶紧接着说:“我与介石、诵盘跟随先值的。
 

客服中心